
企業新聞

活力中國調研行丨數據的“家”是啥樣的——探訪常山云數據中心產業園
![]() |
當今時代,數據已經如空氣般無處不在。它藏在清晨推送的天氣預報里,躲在掃碼支付的瞬間,流淌在導航軟件規劃的每一條路線中……
那么,這些數據的“家”在哪里?數據是如何存儲的?日前,記者走進位于河北正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常山云數據中心產業園一探究竟。
進入園區,首先映入記者眼簾的是它沉穩而現代的建筑群,數據機房樓、動力樓有序排列,在極簡線條中透著數字時代的硬核氣質。
機房里,一排排深灰色的金屬機柜整齊“列隊”。而機柜的每一個倉位都被精準利用,服務器單元層層疊疊,如同一個個緊湊的“數據蜂巢”,億萬字節的信息就在這里安家、流轉、碰撞。
數據在這里“安家”有何好處?
“當你打開手機,訪問視頻號、登錄淘寶買東西、查看網站信息等,數據就開始‘工作’。如果本地沒有數據中心,你得訪問到北京等地的數據中心去,必然會加載時間長。而數據存儲本地化以后,傳輸時延降低,數據加載自然變快。所以,對咱們本地的用戶來說,體驗感上就完全不一樣。”石家莊常山北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猛向記者解釋。
他告訴記者,常山云數據中心是河北省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由石家莊常山北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資興建,并委托全資子公司河北北明興云互聯網科技有限責任公司運營。項目一期于2019年7月25日交付,建筑面積達19萬平方米,設有2214架機柜,是冀南地區建設規模最大、等級最高科技信息現代化的第三方數據中心。2023年11月,該中心獲國家A級標準。
目前,該中心為通信運營商、互聯網廠商、云廠商、金融機構、工業企業等20多家大型用戶提供數據存儲、數據災備、數據清洗等服務。
走進總控室,記者看到,大屏幕上正顯示著大大小小上百個不同場景監控畫面,工作人員一絲不茍地做著“監督”。“顯示的只是其中一部分,各場景可以隨時切換。我們整體布局了800多個攝像頭,360度無死角地進行監控,全天候保障數據安全。”河北北明興云互聯網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裴勇介紹。
11時許,常山云數據中心運維值班員王會西,先后對冷凍站、機房、空調間等現場進行了細致的日常巡檢。“機房運行正常,設備狀態良好。”他邊說邊記錄。
數據為基,智創未來。
“數據越來越多,達到一定體量的時候,這個數據本身就會形成價值。”裴勇興奮地告訴記者,日前,該公司獲得全省首張數據知識產權公證存儲證明。此外,今年2月,常山云數據中心還成功完成DeepSeek-R1模型本地化部署并開放使用。
記者在園區看到,常山云數據中心二期建設的智算中心已經“閃亮登場”——新建數據機房樓1座,建筑面積28492.5平方米,規劃部署12至16千瓦機柜2451架,液冷機柜30架。目前,土建工程已經完工,可隨時按客戶要求部署電氣設備投產運行。
“如果說一期是通算,二期就是智算。”李猛表示,二期專注大廠模塊化建設,未來將以工業互聯網、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應用需求為牽引,按照節能、集約、綠色、高效、循環利用、可持續發展的要求,部署高算力服務器集群,力爭建設成為京津冀地區的典型示范性項目。
從“數據倉庫”到“智慧引擎”,常山云數據中心在華麗轉身中引領著石家莊數字經濟的發展潮流。
?